您的位置 首页 财经 理财

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规模和收益趋于下行 银行投研能力待加强

每日头条讯:《关于规范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的落地,标志着银行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正式被纳入监管范畴,执行类似于货币基金的严格…

每日头条讯:《关于规范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的落地,标志着银行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正式被纳入监管范畴,执行类似于货币基金的严格监管要求。

但是,从目前来看,现金管理类产品的投向中仍存在少部分不合规的产品,部分产品的底层资产仍包含股票和低评级债券,且仍有产品通过加杠杆的方式增厚收益,因此其收益较货币基金有优势。

不过,普益标准研究员陈雪花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通知正式颁布,不合规产品将逐步减少,现金管理类产品的收益优势将不复存在。

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规模趋于下行

在资管新规颁布后,银行净值化转型开始加速,同时监管部门对现金管理类产品也做了规定:暂时按照货币市场的“摊余成本+影子定价”方法估值,相比于货基,现金管理类产品的投资范围更广、门槛更低、收益更高,加上此类产品具有T+0和使用摊余成本法计价的优势,因此该类产品一度成为银行产品净值化转型的首要选择。

自2018年以来,我国现金管理类银行理财产品存续规模快速上涨,2019年增速为76.9%,2021年一季度较2019年末也增长了76.4%。截至2021年1季度末此类产品存续余额达到7.34万亿元,其占净值型产品的比重达到了40.15%,比重较2019年略有下降。

自2019年底《关于规范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发布后,不少机构已经开始按照监管要求进行调整。公开征求意见一年多后,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新规正式落地。

2021年6月11日银保监会正式发布《关于规范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通知中除了对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在投资范围、估值方式、期限匹配等方式做了详细规定,还将过渡期延期至2022年。

对比通知中的规定,普益标准根据公开的数据,对现金管理类产品的规范性进行了分析。具体来看,首先,仍有少数产品投向权益市场。通知中明确规定,现金管理类产品不得投资于股票。从目前的持仓统计结果来看,截至2021年一季度,仍有少数产品投向权益市场,但比重较小,仅有两款产品,占总资产的比重仅为0.1%。

其次,投向AA+以下债券的产品占比5%。通知中同样明确禁止现金管理类产品投向“信用等级在AA+以下的债券、资产支持证券”。截至2021年一季度,仍有6只产品投向AA+以下债券,占比5%。

再者,部分产品杠杆率超过规定。关于杠杆率,通知中也做了明确规定,因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具有高流动性,当出现大规模赎回时容易引发流动性风险,因此监管部门对单只产品的杠杆率上限做了规定:每只现金管理类产品的杠杆水平不得超过120%,发生巨额赎回、连续3个交易日累计赎回20%以上或者连续5个交易日累计赎回30%以上的情形除外。截至2021年一季度末,现金管理类产品的平均杠杆率为97.1%。

银行投研能力面临考验

《关于规范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征求意见稿)》颁布之后,对现金管理类产品的估值方法和投资范围做了更详细的规定,在文件正式出台后,现金管理类产品与货币基金的政策基本一致,未来银行将面对减少低评级债券投资、降杠杆等压力。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教授盘和林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之所以火爆,原因有二:其一是灵活,它可以在一定额度内赎回,拥有活期的灵活性,其二是相对于货币基金的收益率更高,而风险层面几乎是相同的,根据风险收益定价的原则,其相对于货币基金有非常好的优势。但新规出台之后,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投资方向进行了限定,对于杠杆也进行了限定,对于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的确限制了其收益率,未来收益率下降的情况下是否可以持续吸引用户,则是主要难点。

陈雪花认为,后期现金管理类产品的资产配置难度将有所加大,因此银行除了要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也需加强投研能力建设。

在盘和林看来,如果收益率下降,那么在灵活性上下功夫,将赎回额度扩大,让理财产品具备更高的灵活性,总体上,收益率只要远远超过活期存款,那么受众依然是稳定的。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每日科技头条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toutiao365.com.cn/news/202106/4773.html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099612802

Q Q: 893973906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