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财经 理财

养老理财纷纷下调业绩比较基准 会影响到期收益率吗?

每日头条讯:养老理财产品发行近20只之后,出现了业绩比较基准下限、上限同时下调的情况。中国理财网显示,光大理财正在募集一款养老理财产品,其业绩比较基准下限、上限…

每日头条讯:养老理财产品发行近20只之后,出现了业绩比较基准下限、上限同时下调的情况。

中国理财网显示,光大理财正在募集一款养老理财产品,其业绩比较基准下限、上限分别为5.5%、7.5%;建信理财一款将于6月13日开始募集的养老理财产品,其业绩比较基准下限、上限也分别为5.5%、7.5%。而在此之前,两家理财公司发行的多款养老理财产品业绩比较基准下限、上限分别为5.8%、8%。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早在5月下旬,就有招商银行理财经理宣传正在募集的养老理财产品时表示,“认购养老理财要抓紧,这是最后一只业绩比较基准5.8%-8%的产品,以后会下调。”而该行所代销的养老理财产品为首批养老理财试点机构招银理财发行。

为何理财公司纷纷下调养老理财业绩比较基准下限、上限,这会影响养老理财到期收益率吗?

多种因素决定

“养老理财业绩比较基准会根据当时的市场行情进行合理预测,且之后发行的产品业绩比较基准也暂时不确定。”一位理财公司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光大理财颐享阳光养老理财产品橙2027第5期产品说明书显示,该行产品拟投资于债券、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股票多头、量化中性策略类资产、资管产品等,业绩比较基准参考发行前后1个月中债平均收益率、中债综合财富指数历史数据、非标债权资产平均收益率、中证800指数相关数据模拟回测等。

“业绩比较基准是管理人基于产品性质、投资策略、过往经验等因素对产品设定的投资目标,不代表产品的未来表现和实际收益,不构成对产品收益的承诺。”产品说明书同时强调。

工银理财·颐享安泰固定收益类封闭净值型养老理财产品(22GS5188)说明书也显示,业绩比较基准是该机构基于产品性质、投资策略、过往经验等因素对产品设定的投资目标,不代表产品的未来表现和实际收益,不构成对产品收益的承诺。业绩比较基准仅用于评价投资结果和测算业绩报酬,当监管政策、市场环境、产品性质等因素发生变化,导致理财产品的业绩比较基准必须进行调整时,工银理财有权调整产品业绩比较基准,并提前通过销售机构官方网站或与投资者约定的其他信息披露渠道公布调整情况和调整原因。

由于养老理财产品期限大都为5年,工银理财上述产品说明书则表明,该公司可以在产品发行之后的年份里调整业绩比较基准,而非保持不变。

也就是说,正如上述两家理财公司养老产品所示,业绩比较基准并不代表产品未来表现和实际收益。而随着资管新规正式实施,银保监会在《关于扩大养老理财产品试点范围的通知》中也强调,试点理财公司应当持续优化养老理财产品方案,不得宣传养老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

为何设置业绩比较基准?

既然业绩比较基准与收益率无关,那为何养老理财产品为何要设置业绩比较基准?事实上,这与养老理财的三大特点之一的稳健性有关。

为了建立强有力的风险抵御机制,每个养老理财产品均单独设置了平滑基金,当一定期限内投资收益超过业绩比较基准时,将超出部分的部分比例提取出来,遇到极端市场收益不理想时再回补至本产品,若到期时仍有剩余则全部回补给对应的产品,实现“削峰填谷”降低净值波动的目标。

以光大理财颐享阳光养老理财产品橙2027第5期为例,产品说明书显示,若该产品扣除税费、管理费、托管费等相关费用后的产品实际年化收益率高于产品业绩比较基准下限,将该产品超过业绩比较基准下限的超额收益部分,按照 50%纳入平滑基金并进行专项管理,根据产品业绩表现,专项用于合理平滑养老理财产品收益,平滑基金每日预提,每月最后一个自然日为支付基准日,并视具体情况回补至该理财产品。

不过,每个养老理财产品平滑基金提取标准并不相同。工银理财·颐享安泰固定收益类封闭净值型养老理财产品 (22GS5188)说明书显示,该产品按照产品累计单位净值在相邻计提日之间的年化收益率超过业绩比较基准或区间上限部分开始按照阶梯模式计提平滑基金,即产品累计单位净值在相邻计提日之间的年化收益率超过业绩比较基准或区间上限0-5%(含5%),按照超过部分的30%进行计提;如果产品累计单位净值在相邻计提日之间的年化收益率超过业绩比较基准或区间上限5%(不含)以上,按照超过部分的50%进行计提;当平滑基金达到本产品余额5%时不再提取。

除了平滑基金外,养老理财产品还设置了风险准备金、减值准备及附加风险资本,以增强风险抵御能力,促进业务稳健运行,提升客户持有体验。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每日科技头条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toutiao365.com.cn/news/202206/8282.html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099612802

Q Q: 893973906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