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财经 投资

百万亿级投资机遇如何把握?金融工具赋能传统企业转型

  每日科技头条讯:实现“双碳”目标,央国企“挑大梁”责无旁贷,能源发展领域的民营企业也肩负着重大的责任,同时也能够从中寻求绿色发展的道路,捕捉绿色发…

  每日科技头条讯:实现“双碳”目标,央国企“挑大梁”责无旁贷,能源发展领域的民营企业也肩负着重大的责任,同时也能够从中寻求绿色发展的道路,捕捉绿色发展的机遇。

  10月25日,由人民日报社主管主办的国际金融报社在上海成功举办首届“绿色金融论坛”。100余位专家学者通过线上线下(27.920, 1.46, 5.52%)相结合的方式,围绕“金融与能源赋能绿色发展”这一议题,就金融与能源两个方向展开交流探讨,为绿色经济、绿色金融发展探索新路径。首场“能源赋能绿色发展”圆桌论坛,由上海市高效能源互联网创新研究院执行院长忻雷主持。

  在“能源赋能绿色发展”圆桌论坛上,来自能源央国企、民营企业、金融机构的多位业内人士聚焦能源产业,共同讨论如何把绿色金融和绿色能源落实到更多的企业、更多的企业家以及更多的项目当中去,如何更加充分地发挥市场和各方参与者的积极性,加大绿色发展的速度和力度。

百万亿级投资机遇如何把握?金融工具赋能传统企业转型

  金融工具助力传统企业低碳转型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立足我国能源资源禀赋,坚持先立后破,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行动,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全球治理。

  “双碳”背景下,能源势必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申能集团财务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波表示,人类过去一两百年的工业文明来自高碳能源,要用不到十年的时间实现碳达峰,不到四十年的时间实现碳中和,何其之难,但随着工业文明,温室气体不断地排放,导致海平面上升,生物多样性减少,小岛屿国家消失,两极永久冻土融化,大量甲烷排放到空中……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我国提出双碳目标,对于能源产业集团来说是首当其冲。

  申能集团是上海这座超大城市的能源保障者,上海三分之一的电力、90%以上的燃气都是由申能供应。据杨波介绍,申能集团一方面在积极地推广清洁、火电的技术,另一方面申能财务也在绿色信贷等多方面积极布局。

  杨波表示:“从申能财务而言,我们在过去七八年时间里面,50%以上的信贷都是绿色信贷,增长率每年超过30%,以及在集团新兴产业布局当中,我们的信贷优先支持新兴的绿色板块,像今年是海南的风电项目、洋山港液化天然气进口二期,大量的集中式、分布式光伏的投资,都是优先占用我们的信贷资源。”

  除了将信贷资源优先支持绿色项目,申能财务还主动地进行ESG(环境、社会与治理)披露,是上海首批六家自愿实现ESG披露的金融机构,同时也是去年上海市首家实现自愿碳中和的金融机构。

  作为能源类央企、传统五大发电集团之一的国家电投,也在利用更灵活、更开放的金融工具帮助传统能源实现转型。国家电投集团产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上海事业部总经理杨轶在圆桌论坛上表示,就如何利用金融工具帮助传统能源转型,该集团在基金板块上制定了两大战略:一是服务集团的产业战略,二是服务集团的创新战略。

  “产业战略是我们的主业,以新能源发电为主的产业,包括围绕风、光、储、氢四个细分领域。”杨轶表示,针对一些早期的项目开发,可以利用基金或者其他的金融手段帮助其更好、更快落地,为集团做输送。“此外,还会围绕监管要求、稳杠杆基金等,将某些资产出表,但依然保持管理权,这也是未来加速扩大资产管理规模的一种新的模式。”

  此外,围绕创新战略,集团还设立了两支非常大的母基金,一是科创母基金,二是“三新”母基金,即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60.150, 0.59, 0.99%),会更多偏向一些项目类、大的示范性工程,而科创母基金更多是围绕风光储氢四个细分领域,未来的一些技术路线做一些布局。

  民营企业绿色发展亦有作为

  实现“双碳”目标,央国企“挑大梁”责无旁贷,能源发展领域的民营企业也肩负着重大的责任,同时也能够从中寻求绿色发展的道路,捕捉绿色发展的机遇。

  在圆桌论坛中,浙江正泰智慧低碳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平表示,以目前国内的情况来看,央国企毫无疑问是新能源整体建设的主力军,而民营企业也能够找到适合自身的角色定位。

  陈平认为,在新能源建设中,有三个角色非常适合民营企业,一是输送弹药,央国企投资需要设备、施工安装服务、运维等后续一系列相关工作,他觉得民营企业可以做好这方面的工作。

  二是拾遗补缺,民营企业由于自身的灵活性、特殊性,可以在很多方面独当一面。陈平举例称,正泰长期关注农村户用光伏,这便是民营企业可以做得很好的拾遗补缺作用。

  三是探索创新。陈平表示,民营企业由于相对灵活的机制和比较好的激励机制,更多地鼓励团队去进行探索和创新,包括产品创新、模式创新、业态创新等多方面。创新探索完以后,形成一定的规模和清晰的逻辑后,央国企再进行大规模投资会更合适。

  除了输送弹药、拾遗补缺和探索创新,挖掘潜在项目也是民营企业可以有所作为的一个方向。

  仁烁光能联合创始人兼CEO沈承勇拥有丰富的公司治理经验及光伏新能源行业资源。在过去一年,他投资了约25个项目,基本上每半个月就会投资一个项目,其个人风格偏向早期投资。在此次圆桌论坛上,他建议,民营企业可以多关注一些技术迭代的项目。

  对于如何挖掘潜在项目,实现投资价值,沈承勇认为主要有两点:一是靠技术迭代、技术创新的方式,二是在技术成熟时,靠规模的扩大。“靠规模的扩大赚钱,这个一般适合B轮、C轮,适合央企干的事情,针对民营企业要搞科技创新,还是搞一些技术迭代的项目。”在他看来,前者需要有战略眼光,也更加适合民营企业,一旦投中则回报丰厚。

  至于如何发现这些项目,沈承勇认为,一个产品要卖得好,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解决科学化的问题,例如制造手机,需要弄清楚背后的各项原理;二是解决工程化的问题,需要优秀的成本控制管理、供应链管理,性能做得好的同时,将成本降到极致。

  “我一般选项目的时候,选择解决科学化的问题(的项目)。”沈承勇表示,“科学化的问题解决清楚以后,工程化的问题我们帮它解决,帮它降成本,完善供应链,我们是这么选择项目的。”

  “碳中和”蕴藏百万亿投资机遇

  “双碳”背景下,能源科技、数字科技、绿色金融等科技和金融以及能源的融合,构建了一幅非常广阔的绿色投资蓝图。

  中金资本运营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杨刘表示:“我们做过很多测算,包括金融机构也做过测算,达到碳中和这个目标,累计投资金额在一百万亿这个量级的水平,是一个长期确定性的大的赛道。”

  在“双碳”投资赛道中,行业覆盖面广,且不断有新的能源、新的科技、新的创新问世。杨刘认为,与其抛几个大的赛道,不如向大家分享其方法论。杨刘将自己的投资标准概括为“三框一率”,“三框就是框定自己的投资击球区,一率就是渗透率,这也是贯彻整个绿色能源投资的核心。”杨刘认为,“三框”包括:一是前沿科技里的头部团队,投资机构要尽可能地将眼光放长远,投未来的技术;二是中大型企业,如果这个赛道中不是特别前沿的技术,或者已经是成熟的技术,尽可能地投资一个比较大的企业;三是高成长的专精特新企业,未必是一个很前沿的技术,但是小而精的技术。

  关于“一率”,杨刘表示,渗透率也在帮助其梳理和研判绿色能源投资的动态发展和调整。他举例说,在新能源车刚刚开始普及的时候,最需要布局的赛道就是整车厂、主机厂,但如今大家关注到的是电池的机会,随着渗透率的提高,赛道也在发生变化。

  除此之外,杨刘还提到被投企业的团队和公司创始人也很重要。他认为,成功企业家身上存在三点共性,也是投资需要关注的点:一是企业家格局,二是企业家的学习能力,三是企业家的专注力。

  绿动资本执行董事黄宽在介绍其绿色能源投资框架时,提到了两个多元化:一是整个能源结构的多元化,二是原料的物质来源的多元化。

  黄宽表示:“在这两个多元化之间,还有一个连接,即最终物质的来源。这涉及到大家比较熟悉的CCUS,就是碳的捕集利用和存储。这对于我们最终真正实现碳中和,相当于是最后的临门一脚。这些是我们非常关心的领域。”

  黄宽建议,在绿色能源投资领域,重点寻找两个方向的企业或者赛道:一是在关键的环节具有比较新的、比较高壁垒技术的企业;二是有成熟商业化逻辑支撑的绿色企业、绿色技术。

  华泰证券(12.060, 0.02, 0.17%)研究所新能源行业首席分析师申建国分别从供给侧和需求侧给出其看法。他表示,大家关注到新能源,首先关注其成长,而成长的本质在于需求。资本对新能源的改变更多的在于供给方面。申建国进一步表示:“资本不仅仅对新能源的上市公司有很大帮助,它对整体的新能源生命周期或产业链生命周期都有助力,这属于供给的维度。”

  申建国还认为,新的技术、新的方式会影响到需求侧。在他看来,需求侧的应用其实可开发空间很大,就像互联网基建之后的衍生一样,要考虑前进路上的一些遗留问题,例如新能源车这么多,之后在维修方面也有广阔的空间。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每日科技头条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toutiao365.com.cn/news/202210/9704.html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099612802

Q Q: 893973906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