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科技头条讯:年初,全国各地一开工便进入“拼经济”冲刺状态,不断加码招商引资力度。
近日,江门市新会区招商推介大会在深圳举行。推介大会上,两地共签约计划总投资278亿元的18个项目,与金融、人才、基金、智库、媒体等多家机构达成战略合作。
江门位处珠江西岸,在2022年地区生产总值排在广东全省第八位,处于第三梯队。近年来,江门的经济增速排在广东全省前列,并提出了对标深圳的发展目标。对于一个非一线城市而言,江门的产业发展资源相对薄弱,有传统产业基础但正处于转型的关键阶段,新兴产业的发展优势仍在积聚势能。
近年来,新会摸索出一套与第三方合作、以商招商的模式,同时提出学习合肥、深圳、常州的产业发展经验,成为从日益激烈的招商竞争中突围的“法宝”。
一座并非独具资源优势的小城,为何敢于提出对标深圳的目标?一个全国百强区,究竟要学习合肥、常州的哪些发展经验?解读江门新会区的做法,对于全国大多数城市而言,颇具参考意义。
“只有这样才能竞争过别人”
从深圳到江门两地路程超过150公里,车程要花上一个半小时。这段路,杰成新能源创始人兼董事长郑伟鹏在过去的一年每月要走两遍。
“日后,如果经深中通道、深江铁路直接跨过珠江口,两地的路程最短缩至半小时。”正是考虑到未来的便利性,郑伟鹏于2022年5月在江门正式投资30亿元,建设了一个年处理30万吨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项目。
该项目建成后,将对杰成新能源原有产能扩充近10倍。“今后深圳将负责集团运营、研发,江门则负责综合一体化的经营,实现有效分工。”郑伟鹏说。
如同郑伟鹏一样,在过去5年,不少深圳企业被这座建设中的深中通道吸引,涌向珠江西岸。江门也积极抢抓此轮新机遇,在深圳举行新会区招商推介大会,这是该区连续三年到深圳开展招商推介活动。
近年来,江门一直锚定珠江东岸的深圳,积极走进深圳、学习深圳。从2022年看,江门市地区生产总值为3773.41亿元,在全省排在第八位。江门优势明显,其土地面积是深圳的四倍多。
而新会是江门市经济发展的心脏地区,在2022年的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位列第42位。新会提出,2023年地区生产总值要突破1000亿元,在全市率先迈进千亿GDP强区行列,围绕布局传感器、集成电路半导体、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新能源动力电池等特色产业进行布局。
今年第一季度,新会高规格召开招商引资动员大会暨高质量发展第三次推进会,新会区四套班子领导以及28支招商队伍签下招商任务“军令状”。
早在2021年,江门市新会区深圳驻点招商工作已经筹备。在2022年5月新会区人民政府驻深圳产业招商服务中心正式投入使用,21个工作人员负责开展对深招商工作。
一直以来,不少地方通过设置驻点招商小组的方式,将招商工作的“战线”前移。“铜头、铁嘴、顺风耳、橡皮腰、茶壶肚、兔子腿”,这些招商官员把前沿的产业线索传递到后方,是当下产业竞赛激烈的第一线。
去年,新会区定下了找到不少于200家企业的线索任务,在招商工作上也取得漂亮成果。据统计,2022年新会区共引进亿元以上项目68个,计划总投资561.32亿元,成功引进超10亿元以上项目落地13个,引进知名企业项目11个,项目交地率和动工率分别达到53.5%和48.8%,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不少企业看中江门连片可供开发的用地,土地的建设成本相对较低。新会也不遗余力加速项目建成,同时对于企业厂房建设、设备投入等奖励也毫不保留地给予企业,例如杰成新能源的项目为例,今年5月一期项目将进入投产。用当地政府工作人员的话来说,“我们要充分发挥江门的比较优势,只有这样新会才能竞争得过别人。”
到了今年,地方政府招商面临竞争变得更加激烈。
“广东省在全国率先开了第一场高质量发展大会,各个城市都嗅觉到招商引资的一个重要性,今年我们团队从2月份以来基本上每个星期都在搞招商相关的活动。对比佛山、中山、珠海、东莞这些周边城市,他们更加有优势,我们也感受到招商压力和紧迫性。”江门市新会区科工商务局工作人员表示。
驻深招商团队今年提出了“十百千万”的计划,就是瞄准10个产业,发展100个招商合作伙伴,带领超过1000名企业家来到新会考察,总飞行里程超过4万里。“这意味着我们真正要走出去,而且频率会更加密集。”江门市新会区科工商务局工作人员向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介绍。
今年2月,中共江门市委十四届四次全会正式提出,位于新会区的银湖湾滨海新区将规划建设深江经济合作区,积极与深圳对接,探索合作新模式,高标准、高水平谋划建设深江经济合作区,在更深层次、更宽领域实现互利互惠、共进共赢。这也将成为深江合作中重点导入产业项目的区域。
中山大学区域开放与合作研究院院长毛艳华认为,深江经济合作区关键在于体制机制创新,特别是在园区的管理体制方面,深圳和江门要做好政策设计,通过市场化合作机制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
以产业政策为例,毛艳华认为,双方共建产业园区,首先要实施具备吸引力的政策。“例如,能不能把深圳产业园区一些效果良好的扶持政策移植过来?江门本地政府能否加大资源投入力度?对于有意进驻园区的企业来说,这些都是他们较为关注的问题。”
招商引资步入“专业化”
要引进更加优质的项目,江门新会区也要下一番苦功。
江门市新会区科工商务局工作人员认为,新会在招商引资方面还要有新的突破。“招商引资机制方面,我们正积极学习合肥、常州的招商模式,探索适合新会的新模式。”
该工作人员举例,比如学习合肥的“以投带引”模式,成功探索出一条资本循环型政府招商引资模式,通过国有资本引领新兴战略产业发展,推动重大项目落地,带动形成新型显示器件、集成电路和人工智能等国家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再比如,学习深圳的“抄底纾困”模式,截至2022年,深圳国资系统拥有上市公司37家,形成以基础设施公用事业为主体、金融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两翼的“一体两翼”格局。
学习常州的中长期产业布局意识,作为国内率先布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城市,常州在产业发展初期就布局了贝特瑞、北汽新能源、星星充电等一批动力电池上下游配套企业,后来又扶持中创新航完成从濒临破产到风光上市的绝地反击。
“这充分说明,招商就要围绕已有的支柱产业、打造新兴产业领域重点发力,缺少什么招什么,下定决心,狠抓有核心技术的链主企业,尤其是产业需要、有发展潜力的企业。”上述工作人员说。
实际上,江门新会正在摸索适合当地的模式。
以中创新航科技(江门)有限公司为例,其作为近年新会引入的重要企业之一,计划总投资200亿元,一期产能约35GWh,预计在一季度投产。
2022年度国内动力电池企业装车量排名中,中创新航以年装车量19.24GWh稳居第三,成为目前国内动力电池行业发展最快的企业之一。中创新航江门基地项目落地背后,离不开智库的精准发力。
高工产业研究院是促成双方的“媒人”。
“整个投资到最终的项目落地,我们做了很深入的一个研究和分析,全程参与了比较多的环节,对这个项目的落地我们自己也是感到很欣慰。”高工产业研究院副院长胡锋表示。
中创新航落地具有标志意义,在此之后产业链相继有不少于10家企业到江门考察。“都是一些相对主流的企业,在产业链上的一些核心环节的头部企业就应该有三四家。”胡锋说。
尽管在人才、资本的集聚上无法媲美一线城市,但新会总结了一套通过第三方合作以商招商的有效打法。通过咨询机构的专业知识帮助产业规划,同时也撬动行业内的企业资源,这也成为了当下招商工作愈趋“技术化”的反映。
“传统智库做招商咨询基本上是以偏经济学或者宏观的思路,但是这里面有一个问题,现在是理工科时代,任何一个产业都要加入‘技术’两个字,如果对技术没有理解或者理解得不透,招商引资以及很多产业规划,基本上没有办法落地。像新能源、半导体这些企业,就算可能看10遍,你也只知道它的规模,但是你不知道用了什么技术,这个技术到底先进还是不先进。”前瞻产业院创始人陈立科认为。
目前,前瞻产业院根据当地的资源禀赋、区位优势,帮助新会做新兴产业以及传统产业升级的调研和规划。在4-5年前,前瞻产业院的业务开始向政府招商调整,但实际上许多政府未必意识到招商工作的专业化趋势,从过往陈立科接触过的政府来看,新会政府招商的优势在于决心更大。
“市长、书记层面的重视度非常高,直接对接中创新航项目,办事的紧迫性和企业能够保持一致。”陈立科认为,这让企业真正感受到江门产业发展的决心和诚意。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