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科技头条讯:
从存量中创造增量。
全文3900字,读完约需要5分钟。
01
2023家电行业主题词:增长
今年两会的主题词,毫无疑问是发展经济,而这其中的重中之重,是促进消费。
在日前新京报组织的一场两会特别节目中,家电行业的相关管理者、研究者,以及三位业内大佬格力电器董事长兼总裁董明珠,海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贾少谦,京东零售CEO辛利军,共聚一堂,探讨家电行业如何在2023年打好头阵,实现高质量开局。
在节目中,大家谈到了家电行业取得的很多成绩,比如中国家电企业海信的激光显示技术积累的专利已经超过了7000例,超越了过去一直膜拜学习的日本和美国。
在市场的拓展方面,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家电出口额达到987.2亿美元,同比增长22.3%,全国每一秒钟出口的家电就有150台。
这些成绩,应该说有目共睹,但同时,也存在不少行业的难点。
比如,在需求侧,随着过去几年房产行业告别狂飙突进,人口增长红利见顶,传统家电市场逐渐进入存量市场的搏杀阶段,如何从存量市场中找到增量,成为当务之急。
而且,近年来需求端生态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Z世代消费人群快速崛起,消费升级需求与追求极致性价比需求并存,智能化、套系化、定制化产品需求旺盛,直播带货等新营销渠道创新不断,“人货场”正在重构。
在供给侧,随着中国家电企业从过去的中低端产业链向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的中高端发展,生产端的数字化、智能化程度亟待提升,尤其是随着消费需求的变化,如何用数字化的方式构建快捷、柔性的生产能力,依然是很大的挑战。
与此同时,传统家电产品并不能完全满足新消费趋势的需求,出现了增长乏力的情况,去年一季度,彩电、空调、冰箱、洗衣机四大品类零售销售额同比下降14%,传统厨电产品销售额同比下降7%。
面对行业的新变化、新趋势、新需求,家电行业如何尽快地推动产业链的创新、转型、升级,如何从存量中创造增长,成为行业共同关心的话题。
02
增长从何处来?
从存量中创造增量
在传统经济学中,虽然有林林总总的各种学派,但大体可以分为从供给侧看问题的经济学家,和从需求侧研究问题的经济学派。
比如大名鼎鼎的新古典增长理论,看到了供给侧的人口、资本、土地、技术等变量对经济增长的价值,凯恩斯主义则强调从需求端来考虑经济增长的问题。
那么,家电行业从何处要增长呢?
董明珠在发言中,强调了格力的经验,那就是掌握核心科技的重要性。“2012年的时候,我们研发人员才800人,现在这十年下来,我们有了1.8万人。那时候只有3个研究院,现在有16个研究院,有160、170个研究所,有1500多个实验室。”
“为什么格力的空调没有声音?实际上跟我们内部的核心部件是密切相关的”,董明珠解释说,背后要看你电机是不是最高端的,你的精度是不是最高,你的压缩机、你的使用寿命,包括里面的结构,甚至于电容怎么样。在90年代,因为一个电容而导致格力品牌名声受到极大的伤害,那时候中国没有好电容,是进口的,恰恰进口的电容出现质量问题。所以只有自己掌握关键核心部件,才能有话语权,才能打造好自己的品牌。
董明珠的经验是,企业要发展,必须有内在的动力,一是要坚持自主培养人才,二是管理,三是产品技术,四是最重要的创新。
海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贾少谦的看法很相似,强调技术利企是海信长期坚持的一种战略,在过去数十年的时间当中,海信逐步建立起了以芯片、核心器件、软件、显示技术、云平台和应用服务为核心的垂直的产业链创新能力,从而具备了与世界一线电视阵营同台竞技、正面竞争的实力。
今年“两会”上,贾少谦特意提出一个建议,要发力新领域、新赛道,支持中国的激光显示产业高质量发展。除了技术、产品,海信也同时在研发、在生产、在营销、在全球布局方面,不断发力,尤其是在全球化的品牌方面也取得了突破。
京东零售CEO辛利军的角色与董明珠、贾少谦有所不同,京东不是家电制造商,而是制造商和消费者之间的连接者,但正因为连接者的角色,让京东既了解制造商的需求,更懂消费者,进而在供需两端、在从存量中找增量上,能够贡献独特的力量。
比如,在上游,京东通过数智化社会供应链,提供供应链协同、C2M反向定制能力,京东工业为工厂提供原材料采购,京东自有品牌与工厂合作、进入到了商品的设计研发、生产制造等环节;在中游,京东零售一直优化交易和售后服务的效率和质量;在下游,有京东物流提供最后一公里的仓储配送服务,此外还有京东科技,为千行百业提供数智供应链技术和服务等。
京东做的事情,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理解的帮工厂卖好货就行了,或者把消费者喜欢什么反馈给工厂,然后让工厂对应去生产就完事了,相反,它已经深度的进入到了产业链的上中下游各个环节,既是消费者的服务者,也是生产工厂的服务者;既帮助消费者获得出色的产品、价格和服务体验,也帮助上游工厂提升数字化能力,不断降本增效,带动产业向更高质量去发展。
辛利军以京东助力新品牌、新品类成长所打造的“三级火箭模式”举例,前五年,京东专注于改善渠道运营环境、铺设下沉通道;近五年,京东发挥基础设施和技术能力,反推厂商的数智化、柔性化升级;如今,通过成本、效率提升带动产业提质,围绕产品、价格、服务升级激发消费潜力,携手上下游伙伴共同打造健康的产业生态。通过在产业链各链条的参与,助力从品牌、产品到产业生态的整体提升。
通过一系列措施,京东有效助力家电行业从存量中创造增量。比如,科沃斯、添可等新兴品牌,借京东之力,实现了下沉市场所占份额大幅提升;京东大力推动的以旧换新,拉动了家电消费的快速增长,2022年前三季度家电以旧换新订单量同比增长超359%,为超百万家庭实现旧家电换新,同时也推动了各大厂商进一步优化产品结构,带动行业健康发展。
在渠道上,京东推动的线上线下融合,打破了家电产品的地域区隔和壁垒,带动大量的家电进入广大农村市场。截至2022年底,京东家电专卖店已达到1.5万家,覆盖全国2.5万个乡镇、60万个行政村。京东家电2021年数据显示,农村市场高端家电的零售额增幅为61%,远超一线城市35%的增幅。
谈到与京东的合作,董明珠说,格力有六个再生资源公司,格力与京东合作“以旧换新”,可以避免污染环境;跟京东合作最大的好处,在于前端的数字化,包括服务能做到非常到位。在产品创新方面,京东可以在市场捕捉到消费者新的需求,反馈给格力,格力马上就做研究,就能生产。
贾少谦也提到了在“以旧换新”方面与京东的合作。他说,“以旧换新”是家电行业发展的一个好的契机,通过国家出台的普及性的惠民政策,可以激活存量和下行渠道,提升老百姓在高端产品、套系化产品、智能化产品上的使用,做好环境保护,做好老百姓废家电、旧家电、老家电的安全隐患的消除工作。去年海信在京东上以旧换新增长超200%,市场机会很大。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副秘书长、市场经济研究所所长王微,对京东模式给予了高度肯定。她说,中央提出用数字化的平台来创造一个供求高效匹配的机制,通过信息化来收集信息、发现消费者、发现新消费,然后带动新供给。京东抓到了信息以后,能够反馈给一些家电的制造厂商,来推动他们的新品创造,又迅速地推向市场。所以促进家电消费,除了政府要支持、要引导之外,更重要的是要用这样一个高效的供求匹配机制,来发现消费者,发现新消费,这个可能是更加有效的。
03
要跳出家电看家电
我们再回到家电行业如何实现增长的命题。
不管是董明珠、贾少谦强调的通过供给侧技术创新带动增长,还是京东“以实助实”,通过“三级火箭模式”从存量中创造增量,客观上都在推动中国家电企业由大变强,从产业链的中低端向智能化、数字化的中高端升级,为消费者带来更好的产品和体验。
对家电企业下一步的创新,在笔者看来,要抓住三点:
第1点,眼睛要向下看。
这个下,指的是产业链的下游——要去深刻的洞察现在的消费者是谁,他们的喜好与上一代相比发生了什么变化,新的家电消费趋势是什么,如何满足新的消费需求,这种需求未来还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如何未雨绸缪提早布局等等。
举个例子,上文中我们提到,洗衣机、冰箱等传统家电增速已经在放缓,但“趋势家电”却迎来了引领式的增长。京东家电数据显示,去年11.11电商大促期间,游戏电视、新风空调、嵌入式空调、超薄冰箱和超薄洗衣机等大家电趋势品类,在开门红的28小时内成交金额均同比大幅上涨;高端洗地机、“不翻面”空气炸锅、射频美容仪等小家电品类也拿出了成交金额同比增长数倍的好成绩。
第2点,眼睛要向前看。
这个前指的是科技创新的前沿、产品创新的前沿、营销创新的前沿、市场创新的前沿。
京东消费和产业发展研究院报告指出,家用电器是消费者最常购买、刚性需求最强、柔性需求扩容的重点品类,也是中国制造业技术研发、创新最硬核,数智化进程最先进的行业。正因如此,更应对科技变化保持极度的敏感。
再比如,在这次家电讨论会上,家电企业都提到了营销渠道的变革。董明珠说,格力为什么要搞直播?因为意识到原来的模式,已经完全不能适应了,所以要研究一套模式,把线上和线下完美的结合起来。格力会和京东联合发力,共同推动渠道的创新。
第3点,眼睛要向外看。
也就是说,要跳出家电看家电。家电企业要与直播平台上的KOL/KOC们多多交流,要拥抱新营销时代的来临;要去研究元宇宙、ChatGPT等新技术、新产品,与家电场景深度融合,绝不能只盯着家电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家电企业还要与京东这样的新型实体企业深度联合,推动研发、产品、销售、服务等完整生命周期的创新和变革。
德鲁克说,创新是企业持久的生命力。中国家电行业的创新已经走在了世界的前列,但唯有持续创新,才能不断突破自我,持续领先。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