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科技头条讯:11月12日,10对新人在珠海斗门集体官宣结婚,他们以水上婚嫁的形式,开启人生新征程。
斗门水上婚嫁习俗源于疍家人对歌成亲的礼仪。它形成于清初,成熟于清代同治光绪年间,融汇了广府文化和客家文化的元素。2008年6月,斗门水上婚嫁习俗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历经时间洗礼,过去很多经典的习俗已被时间冲淡了记忆,但经过十多年来斗门官方层面持续举行水上婚嫁,这一国家级非遗历久弥新,散发出岁月的光彩。
斗门水上婚嫁。受访者供图
毫无疑问,曾一度被珠海淡忘的水上婚嫁,到如今全国的新人都争相报名参与,这个过程中,珠海斗门作了很大的努力。每年一届的水上婚嫁活动组织,通过各家主流媒体的宣传报道,这其中不仅需要耗费金钱,更多的是一年复一年的持之以恒。
2022年,斗门各方筹集资金200多万元,在岭南大地田园综合体启动“斗门水上婚嫁习俗”体验基地第一期建设工程,并于当年国庆期间举办首场婚礼仪式。当前,岭南大地正规划第二期非遗项目工程建设,项目内容包括“水上婚嫁”体验基地延伸至岭南大地喜来登酒店和非遗展馆建设项目。伴随着这些配套的不断完善,斗门水上婚嫁越来越具有吸引力,“国家非遗”的牌子越擦越亮。
新娘祭龙王。
今年的斗门水上婚嫁仪式,在往年的基础上再度进行了“升级”,除了新人的妆容、发饰更为精致外,在场地的布置以及各种习俗的礼节上,也更为全面到位,用新人的原话来说就是,“有一种穿越时空的感觉”“仪式感十足”“非常惊喜”。
有一个简单的数据可以证明水上婚嫁的吸引力。在近两年来的水上婚嫁新人征集中,越来越多的省外新人报名参与,而能够入选参加水上婚嫁的新人,竞争更为激烈。据悉,去年全国有38对新人报名,今年报名人数增加至77对,最后仅有10对新人入选。此外,学历也呈现逐年增高的趋势,今年还出现了博士夫妇的“高知新人”。
新郎在码头接新娘。受访者供图
不过,作为一项国家级的非遗,政府层面的引导和组织固然重要,但要真正实现推广和传承,这个项目就不能停留在政府花钱搭舞台,新人上台“表演”的层面,更需要民间力量的参与。正如这次的新郎之一、北师大珠海校区副教授许栋樑表示,“使用是最好的传承,分享是最好的传播。”未来,吸引市场或者民间的力量,让更多的市民愿意自费以水上婚嫁的形式举办婚礼,打造自己生命中最“高光”的幸福时刻,那才意味着这项国家级非遗焕发出了新的生命力,并在大众心中扎下了根。诚然,这条路会十分艰难且漫长,仍需要各部门不断创新和努力。
采写:南都记者李洁琼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